-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纤毛形成的分子机理和生理功能” <br>2024年度进展交流会在北京召开
2024年12月2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纤毛形成的分子机理和生理功能”结题准备暨年度进展交流会在北京召开,由清华大学主办。会议中,自然科学基金委生命科学部副主任王璞玥强调了结题审查要求,希望项目团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学研究前沿方向,并围绕项目总体目标进行充分整合。项目负责人清华大学欧光朔教授进行了项目汇报,并介绍了本项目的整体概况、团队亮点成果、后续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5.01.22分享 -
【中国新闻网】中国两院院士评选出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2024年年终科技成果盘点
2024年1月22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的“两院院士评选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在江苏南京揭晓。本次评选中,包括嫦娥六号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样并发布研究成果、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世界首款基于原语的类脑互补视觉芯片等20项重大科技成果。此外,2024年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包括谷歌新量子芯片、超精确癌细胞3D图谱等。该活动至今已举办31次,对普及科学前沿知识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科学院| 2025.01.22分享 -
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正式入列----2024年年终科技成果盘点
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于11月17日在广州正式入列。这艘船是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具备全球最强的钻探能力、最全的科学实验功能、最高的智能化水平和最低的综合运维成本。它可以执行大洋科学钻探、深海油气勘探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等国家战略任务,有望率先实现人类“打穿地壳、进入上地幔”和“开发地球深部资源”的梦想,大幅提升我国“深海进入、深海探测...
中国科学院| 2025.01.22分享 -
第二次青藏科考钻取全球最长山地冰芯并实现系列突破----2024年年终科技成果盘点
我国启动了第二次青藏科考“守护水塔:一原两湖三江”活动,聚焦于全球中低纬度面积最大的普若岗日冰原、西藏第一大湖色林错和第二大湖纳木错,以及长江、怒江、雅鲁藏布江。这次科考由10位国内外院士领衔,在普若岗日冰原发现了目前青藏高原最厚冰川,并创下了长达324米的全球最长山地冰芯钻探纪录。此外,该科考还开创了多个首次,包括利用系留浮空艇观测季风-西风传输转换过程、在冰原区鉴定出2...
中国科学院| 2025.01.22分享 -
嫦娥六号首次在月球背面采样并发布首批研究成果----2024年年终科技成果盘点
文章讲述了嫦娥六号任务完成人类从月球背面采样的壮举,并返回了1935.3克珍贵样品。这些样品随后被中国科学家用于两个独立的研究成果,这两项成果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约28亿年前仍存在年轻的岩浆活动,并发现了月球背面42亿年前存在来自富集克里普物质源区的火山活动。这些发现刷新了传统认知,对丰富人类月球起源和演化认知、更好地了解地球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中国科学院| 2025.01.22分享 -
【中国科学报】“两院院士评选2024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2024年年终科技成果盘点
项潜在的地质变量。 11月17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respectively,在月球样本返回后的首次研究成果 release press release,宣布了嫦娥六号月球背面的探测和研究。 研究团队在月球样本中发现了大量水冰和有机物质,并首次分析了月球样本的化学成分和元素分布。这些发现有助于科学家更好地理解月球内部的结构和成分,以及月球的地质历史和演化。...
中国科学院| 2025.01.22分享 -
首个双语读脑装置让失语者重新“开口”----2024年年终科技成果盘点
这项研究针对一名绰号为Pancho的参与者进行,他学会英语后,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能区分西班牙语和英语的AI系统。Pancho的解码正确句子的准确率为75%,对西班牙语和英语的词汇准确率为88%。研究结果揭示了大脑皮层直接记录的信号,表明西班牙语和英语的大脑活动实际来自同一区域,为无法口头交流的人恢复多语言能力带来了希望。
中国科学院| 2025.01.22分享 -
全球首例人类接受经基因编辑的猪肾脏移植完成----2024年年终科技成果盘点
3月16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总医院的外科团队完成了全球首例人类接受经基因编辑的猪肾脏移植手术。这是一位名叫Richard Slayman的62岁终末期肾衰竭患者接受猪肾移植的案例。该移植手术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同情使用”许可。这次手术的目的是通过eGenesis公司科学家进行的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修改了69个动物基因,以防止捐赠器官的排斥反应,并降低器官中的病毒感染接受者...
中国科学院| 2025.01.22分享 -
超精确癌细胞3D图谱问世----2024年年终科技成果盘点
科学家通过单细胞分析和基因编辑工具CRISPR技术,对6种癌症和418个人类结肠息肉样本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部分结肠癌可能起源于几种特定的细胞类型,这推翻了结肠癌起源于肠道内壁单个流氓细胞的观点。这项研究为早期诊断和干预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中国科学院| 2025.01.22分享 -
世界首例干细胞治疗恢复人类视力----2024年年终科技成果盘点
研究人员成功实现了世界首例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角膜移植手术,为四名视力严重受损的患者带来了视力改善。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柳叶刀》,计划2025年3月启动临床试验。
中国科学院| 2025.01.22分享 -
我国研究人员为无液氦极低温制冷提供新方案----2024年年终科技成果盘点
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员苏刚、李伟,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孙培杰、博士后项俊森,以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金文涛等联合团队,在钴基三角晶格量子磁性材料中,首次在固体物质中给出超固态存在的实验证据。他们发现自旋超固态可以导致巨磁卡效应,通过磁场调控获得零下273.056摄氏度的极低温,实现了无液氦极低温固体制冷。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中国科学院| 2025.01.22分享 -
科技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年度报告有关工作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相关文件要求,我国将建立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年度报告制度。该制度要求科研单位、有关行政部门和军队系统科研单位在2025年起提交年度报告。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相关机构设置与职责、制度建设与管理、培训与宣传、违规行为查处情况等。报告采用线上填报方式,嵌入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填报后系...
科技部| 2025.01.21分享